目錄
第一章 概述 3
1.1 建設目標 3
1.2 設計原則 4
1.3 建設內容 5
第二章 系統體系架構 6
2.1 應用系統運行模式 6
2.2 系統架構 6
2.3 基礎設施層 9
2.3.1 網絡結構 9
2.3.2 硬件、軟件環境 9
2.4 數據服務層 13
2.5 服務組件層 13
2.6 應用服務層 14
2.6.1 區域醫療信息服務 15
2.6.2 數據交換服務 16
2.6.3 系統應用服務 16
2.7 框架特點 16
第三章 應用系統 19
3.1 全科醫生工作站 19
3.2 健康檔案管理 20
3.2.1社區檔案管理 20
3.2.2家庭檔案管理 23
3.2.3個人健康檔案管理 29
3.2.4服務對象管理 43
3.3專項檔案管理 55
3.3.1高血壓檔案管理 55
3.3.2糖尿病檔案管理 55
3.3.3腫瘤病管理 56
3.3.4腦卒中管理 56
3.3.5精神病管理 57
3.4.預防服務 57
3.4.1傳染病管理 57
3.4.2地方病、寄生蟲病管理 59
3.4.3慢性非傳染病管理 59
3.4.4預防接種管理 59
3.4.5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 59
3.5健康教育 59
3.5.1健教機構及對象管理 59
3.5.2健教資料管理 59
3.5.3健教計劃管理 59
3.6保健服務 59
3.6.1兒童保健 59
3.6.2兒童免疫管理 65
3.6.3婦女保健與孕產婦保健 77
3.6.4老年人保健 81
3.6.5特殊人群保健 83
3.6.6兒童普查管理 84
3.7康復服務 84
3.7.1殘疾康復管理 84
3.7.2精神衛生管理 84
3.8計劃生育技術服務 84
3.8.1計劃生育宣教知識維護 84
3.8.2計劃生育服務的信息管理 84
3.9 費用核算管理 86
3.9.1門診收費 87
3.9.2門診退款 88
3.9.3門診交班日結 88
3.9.4收費日結報表 88
3.9.5收費財務報表 89
3.9.6醫保報表 89
3.10藥品庫存及配發管理 89
3.10.1藥品發藥 89
3.10.2退藥 90
3.10.3藥品請領 90
3.10.4藥品入庫 91
3.10.5實時庫存管理 92
3.10.6藥品盤點功能 92
3.10.7藥品明細賬查詢 92
3.10.8藥品總賬查詢 93
3.10.9藥品使用量分析 93
3.11綜合管理 93
3.12 個人服務網站 93
第一章 概述
新醫改方案提出“以建立居民健康檔案為重點,構建鄉村和社區衛生信息網絡平臺”,體現以人為本的衛生信息化建設宗旨,以個人健康為核心建立的區域衛生信息網絡平臺正是我們普通民眾所要求、長久期待的充分完整的健康信息平臺,而不僅僅是建立在“公共衛生應急、統計數據上報、電子政務”層面。所以基于居民健康檔案的區域衛生信息網絡平臺建設具有真正實用意義,以居民健康檔案為主線,對相關健康數據的進行統一整合,提供一個統一公共的平臺能夠查詢與訪問。
基于居民健康檔案的區域醫療衛生信息系統成為當前各地區衛生信息化建設的熱點,這也是2008年全國醫學信息大會上的一個重要主題。同時,衛生部也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基于居民健康檔案的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平臺建設方案的征集活動。而居民健康檔案的建立最基礎的信息來自社區及鄉鎮,但又需要區域性的統一信息平臺支撐。
區域衛生信息的共享涉及到區域內的醫院、社區衛生服務、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婦幼保健、衛生管理部門及其他衛生信息相關的部門和機構之間的協調與管理,作為一個統一醫療和衛生的信息化平臺,一個良好的區域衛生信息化系統的形成必然促進醫療和衛生之間的信息共享和整合,最大程度地促進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但是目前由于區域內的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各自為政,缺乏一個統一的數據交換標準、信息網絡平臺和相應的政策法規,因此在這種條件下構建一個基于區域的衛生數據共享平臺就顯得意義非凡。
1.1 建設目標
建立覆蓋全市城鄉的醫療衛生信息化管理服務體系。以醫療、保健、防疫、監督、社區衛生功能的現實需要為契機,完成全市醫療衛生管理服務的基礎信息平臺建設,保證各種衛生信息快捷、有效地傳達到醫療衛生部門,以適應重大災害、重大疫情的應急、應變的需求;實現衛生行政部門、醫療防疫機構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實現整個醫療衛生行業的全面信息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