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市醫院信息化建設情況匯報
晉江市醫院始建于1936年,是集醫、教、研、防為一體的“二甲”綜合性醫院,現有職能科室12個、 臨床科室27個和醫技科室15個,職工總數852人,開放床位600張,2011年醫院共診療門診病人77.94萬人次,收治出院病人37904人次。其中,本部門診病人52.91萬人次,出院病人31706人次,同比上年分別增長6.999 %和4.329%。本部業務收入2.31億元,同比去年增長2633萬元。2009年經晉江市委、市政府批準另選址擴建。新院位于世紀大道南端,占地303.2畝。預計總投資約20億元,總建筑面積26.5萬平方米,設置病床1988張。2012年元月我院被省衛生廳認定為三級醫院。下面就我院信息化建設情況匯報如下:
一、 社保卡一卡通建設情況:
1、 2010年12月前我院采用醫保卡換本院卡的模式就診;
2、 2010年12月按《晉江市醫療保險管理中心文件[2010]166號》及泉州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領導小組及泉州市衛生局文件、晉江市衛生局文件進行相應軟件修改,并于2010年12月實現社保就診一卡通,實現社保卡在我院的一次注冊、全院通用的功能;
3、 電子錢包功能:軟件已改造到位,但因銀行支付終端部署及相應讀卡芯片尚未到位,因此尚未使用;
二、 居民健康檔案建設情況:
1、 2011年10月,我院新系統門診部分正式上線,同步實現居民健康檔案的上傳與調閱功能;
2、 2012年3月1日住院信息系統上線,同時實現住院患者健康檔案上傳、調閱功能;
三、 新農合接口建設情況:
1、 原模式: 門診以自費病人建檔,打印清單和發票至新農合結報方式運行; 住院以全費結算通過接口傳送費用明細至新農合,再由新農合窗口進行結報補償;
2、 2012年3月1日新系統上線后: 住院采用直接讀卡建檔,實現“實時結算”和“傳送明細費用”兩種結報模式;
四、 醫院信息化建設歷程:
2002年9月動力信息系統住院部份上線,2004年元月實施動力門診管理系統,歷經7年的建設我院至2009年初已基本建成以“醫療收費電子化和物品流管理為主”的住院、門診、醫技、LIS、藥品、設備物資等管理系統,全系統累計硬件投200余萬、軟件投資65萬余元,現有聯網終端260余個、全院各樓宇均有信息網絡覆蓋。在方便患者就診、醫療流程改造和醫療質量監管控制方面也進行了一些嘗試并取得了一定的效益和經驗。
2010年在國家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意見和衛生部十二五規劃相繼出臺的背景下,我們前往“長三角”地區進行醫院信息化應用情況考察,考察結束后我們對我院現有信息化水平和應用現狀進行了評估并擬定了《醫院信息化建設五年規劃》,提出通過五年的建設使我院信息化水平基本達到三級醫院信息化水平,信息化建設以提升診療效率方便患者就診,初步建立以電子病歷、居民健康檔案數據平臺為中心,以具有相對智能化醫療輔助決策功能的臨床管理信息系統為主線,通過整合優化HIS功能及建設相應管理系統建立院內質量管理、績效管理、財、物管理,全面提升我院信息化水平的工作目標及“遵循標準、管理驅動、適用為先、整體規劃、分步實施” 的信息化建設原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