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S解決方案
科技電腦系統有限公司
目錄
1 前言 1
2 方案概述 1
2.1 PACS簡介 1
2.2 PACS的相關標準 2
2.3 PACS的必要性 3
3 方案功能 4
3.1 影像采集 4
3.2 影像存儲與管理 5
3.3 影像查詢、顯示與輸出 5
3.4 系統融合 6
4 方案網絡拓撲結構 6
5 方案特點 6
6 方案配置 8
6.1 硬件平臺 8
6.1.1 PACS主服務器 8
6.1.2 存儲設備 9
6.1.3 工作站 10
6.2 網絡配置 10
6.3 軟件平臺 10
6.3.1 數據采集 10
6.3.2 存儲和管理 11
6.3.3 影像查詢、顯示與輸出 11
6.3.4 系統融合 11
1 前言
近年來,信息產業發展迅猛,世界經濟結構正朝著從物質型向信息型、從本土化向全球化的方向發展,社會生產活動和人們的日常生活對信息服務提出了日益多樣化的需求。醫療行業是關系人類健康的重要事業,與人類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此,醫院信息化建設越來越受到業內外人士的廣泛關注。
加入WTO后,中國醫院正面對更開放的市場空間、更嚴謹的市場規則、更激烈的市場競爭。“醫學資源網絡化”是21世紀中國醫療服務發展的必然趨勢,e時代醫院和醫療行業的數字化建設是當今醫院發展的重要方向,醫院實行數字化經營已成為未來醫療市場競爭的有力保障。HIS、CIS、PACS、RIS、LIS等概念和系統的出現,為醫院提供了可行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在醫院信息化、數字化的建設中,PACS已經成為醫院進一步信息化的發展方向,能讓醫院走在時代的前列,在醫院的醫療技術、教學、服務方面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2 方案概述
隨著數字化信息時代的來臨,各種計算機技術和數字化影像技術已應用于先進的診斷成像設備中,并廣泛地應用于臨床,例如大家熟悉的CT和MR,其控制臺通常采用的是Unix系統。同時,各種成像設備的掃描結果——影像,也是遵循國際標準格式的數字化影像。但遺憾的是,由于國內醫療機構計算機網絡基礎薄弱加上傳統工作流程的沿襲,這些成像設備大多像一個個孤島一樣,而寶貴的數字化影像信息依然采用原始的膠片打印輸出,存放不方便,利用也不充分。
一邊是投入巨資引進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檔診斷設備,一邊卻是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的原始手工作業。如何解決這些矛盾,建立集成化的數字影像系統,真正改善原始的工作流程,使包括醫療影像在內的各種患者信息完全以電子化的方式在醫療機構中實現高效的管理和交流,這是一門集醫學、放射影像、數字化影像、計算機和網絡通信等多種技術的綜合性工程,更是一項包括實施和服務的系統工程。
PACS系統是以實現醫院無片化,全面提升整體醫療作業效率及品質為目的,一個真正意義的全院化的PACS系統,具有完整的系統模塊和強大的系統功能,使醫院走出醫學影像設備應用的孤島,有效的實現了數字化醫療影像和信息的海量存儲和網絡化管理,實現了醫生工作的網絡化及遠程醫療,提高了醫療影像保存質量和醫生的工作效率,極大地促進了整個醫院的服務與管理水平的提高。
2.1 PACS簡介
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全稱為醫學影像存檔與通訊系統。是近年來隨著數字成像技術、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進步而迅速發展起來的、旨在全面解決醫學圖像的獲取、顯示、存貯、傳送和管理的綜合系統。PACS的任務就是將影像設備中的圖像通過各種接口接收過來,并采用自動化的方式存儲管理起來。一般而言,PACS主要是將影像數據通過網絡存儲起來,同時配備檢索系統和讀片系統以及統計、報告等應用功能。
2.2 PACS的相關標準
實現醫療數字影像設備及網絡的集成化,標準是一個基礎性的關鍵問題,當前有兩個國際標準是我們必須遵守的:
1. DICOM標準
醫學數字影像通信標準(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Medicine,DICOM 3.0),這是一種規定數字醫學影像和相關信息格式及信息交換方法的標準,由代表醫學影像設備使用者的美國放射學會ACR(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和美國國家電器制造商協會 NEMA(National Electrical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共同制定。 DICOM 3.0公布于1992年,用來規范不同廠商的影像設備和PACS 設備的互聯和通信。DICOM 3.0規定了遵從這個標準的設備如何對命令和傳輸的數據作出反應。通過服務類(Service Class)的定義規定了命令和相關數據的語義。DICOM 3.0不僅為影像和圖形,而且為研究和報告等其他內容引入了信息對象機制。其內容有:
一個通過網絡進行通訊的標準方式:允許一個廠商向另一個廠商的存檔系統中存儲信息,允許一個廠商查詢另一個廠商的存檔系統中存儲的信息,允許一個廠商從另一個廠商的存檔系統中調閱信息。
一個打印圖像的標準方式: 允許一個廠商向另一個廠商的打印機打印影像。
一個存儲信息的標準方式:允許一個廠商與另一個廠商使用標準媒體(例如CD)交換信息,提供一個標準的文件格式來指定影像和病人數據應該如何存儲。
DICOM3.0標準的產生為不同廠家影像設備的互聯和多源數字影像的通信問題掃清了障礙,使符合該標準的醫學影像信息能夠在標準的網絡上(例如OSI和TCP/IP)進行傳輸。目前,越來越多的醫療設備廠商宣布支持DICOM 3.0標準。
2. HL7標準
醫療第七層(Healthcare Level 7, HL7)是主要規范在醫療環境中的電子數據交換的標準,尤其是在HIS(醫院信息系統)和RIS(放射信息系統)及其設備之間通信的如下內容:病人入院掛號、出院或轉院信息(即ADT:Admission /Registration、Discharge、Transfer)以及診療記錄、預約、手術安排和財務等信息。目前國外廠商生產的HIS和RIS系統大多遵循HL7標準,這樣PACS與HIS之間就可以通過DICOM/HL7網關進行通信。而國內生產的HIS系統(RIS并不普及)非標準接口的問題非常嚴重。
2.3 PACS的必要性
1. 醫院無膠片化管理的需要
PACS系統將所有病人的影像信息將以數字方式長久保存,不會隨時間變長而“變質”;減少膠片和相關費用;消除膠片沖洗、銷毀給環境帶來的污染;節省大量的儲存空間。
由于采用數字化醫學影像,放棄了傳統的膠片式存檔方式,每年將為醫院節省大量的膠片成本。PACS系統可以使多臺設備共享一臺激光相機,節省了醫院對于硬件設備的投資。
2. 提高醫院的工作效率和醫療質量
全院化PACS將醫院改進工作流程,減少重復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提高醫院收入。通過計算機影像數據管理,方便查詢,節省人力;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影像科室的圖像資料可在全院范圍內共享,覆蓋到臨床、門診、手術室、急診…不會再有因借片帶來的麻煩;降低醫院膠片丟失率,減少醫療糾紛。
對患者來說時間就是生命。PACS可讓醫生在案頭以第一時間方便、迅捷的查閱患者的影像,并及時給出診斷意見。
PACS利用原始數字化影像進行診斷,更高的清晰度和后處理性使診斷質量明顯提高。醫生通過PACS系統,對醫學影像進行顯示、處理以及診斷。這樣可以使醫生突破膠片的局限,對病人的影像進行全方位的處理和觀察,以便得出更準確的診斷。
3. 醫學科研和臨床診斷的需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