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號 |
名稱 |
技術參數及性能(配置)要求 |
1 |
胸痛院前急救系統 |
1.快速編輯病人信息功能 |
首先根據身份證或就診卡利用HIS接口調出病人檔案信息并在系統自動建立胸痛患者檔案,如果HIS中沒有病人檔案信息則需要提供單獨界面來快速編輯保存病人基本信息并通過HIS接口向HIS系統存入病人檔案,在登記病人信息的同時不干擾正常醫療服務的展開,病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聯系人、聯系電話、住址等。 |
2.快速輸入病人救治信息 |
利用平板快速獲取輸入病人的救治信息。病人的救治信息包括:發病時間、呼救時間、出診醫生到達現場時間、首次醫療接觸時間、病人心電圖(系統通過平板拍照獲得心電圖信息)、首份心電圖時間;檢驗項目抽血時間如能夠實現血常規、血糖、凝血功能檢查還應傳輸報告時間及數值,能夠與HIS對接實現開具檢驗檢查單并能實時查看結果的功能;能夠實現TIMI、heart、GCS等評分功能。 |
3.病人基本信息、檢查、化驗數據傳輸 |
將病人的基本信息和救治信息傳回院內分診臺工作站和胸痛手機客戶端上實時查看,準確把握病人病情的變化以便實施有效急救。 |
4.能對病人檢查、化驗結果進行報警預告 |
5.書寫院前急救電子病歷 |
根據胸痛聯盟門急診病歷格式建設急性胸痛患者急診電子病歷并可供查詢,在急救處理的各個過程中,不同人員可以通過不同途徑,如急救人員通過使用3G/4G/WIFI,急救中心人員使用的電腦通過醫院內部網絡或醫生使用醫生工作站通過醫院內部網絡都可以登錄和訪問急救電子病歷系統,根據自己的角色以及急救工作的不同環節,對電子病歷信息進行添加、修改、刪除、保存等操作,支持一部分數據自動生成。 |
6.根據醫院實際情況 |
4G傳輸模式 |
通用傳輸模式,適用于醫院實際情況; |
7.拍照功能 |
可拍攝現場照片,并發送給院內工作站。 |
8.急診會診功能 |
可將現場音視頻信息實時傳送給各醫院工作站、和手機客戶端上,醫院內人員可以指導急救車上人員施行搶救。 |
2 |
急診分診信息系統 |
1.急救信息展示功能 |
能夠同步展示胸痛患者診療過程中的所有信息,包括:急救車上產生的相關診療信息、患者在轉出醫院的相關診療信息、患者院內檢查檢驗相關信息等。 |
2.胸痛患者檔案自動關聯和創建功能 |
可根據身份證利用HIS接口自動關聯并創建胸痛患者檔案。 |
3.分診臺工作站實現對急診人群的集中分診功能(包括普通、留觀、搶救室、監護、住院等分診功能)。 |
4.為進入胸痛流程的病人生成二維碼或配備可穿戴設備; |
進入胸痛流程的病人須佩戴可穿戴設備或生成二維碼以方便全流程追蹤。 |
6.胸痛相關量表評分信息化,結構化,可查詢、分析與統計。 |
3 |
胸痛指揮中心 |
1.調度院內資源對病人進行搶救,通過移動系統等方式發送消息至相關人員,支持人力資源調度; |
2.實時遠程會診可發起遠程會診請求,組織院內專家進行遠程會診和指導。 |
3.支持急救病人到達倒計時功能。 |
4 |
遠程心電監護系統 |
1.通過遠程心電監護會診,實現心電圖遠程傳輸與會診技術,由專家進行分析,并下發分析診斷報告,實現心電圖的遠程診斷。 |
2.胸痛醫生可實時通過APP或者PC端對心電圖進行遠程診斷,并支持語音輸入診斷意見。 |
3.會診中心能夠實時查看到車載監護儀的波形信息;能夠查看遠程傳輸的心電圖數據等。 |
5 |
胸痛中心數據整合平臺 |
與院內系統HIS、LIS、PACS等系統進行對接,實現數據的互聯互通。 |
6 |
胸痛醫生工作站 |
分為分診臺工作站、搶救室工作站、CCU工作站、導管室工作站、指揮中心工作站等; |
1.急救信息展示功能 |
能夠同步展示胸痛患者診療過程中的所有信息,包括:急救車上產生的相關診療信息、患者在轉出醫院的相關診療信息、患者院內檢查檢驗相關信息等。 |
2.胸痛患者檔案自動關聯和創建功能(分診臺工作站和CCU工作站特有) |
可根據身份證利用HIS接口自動關聯并創建胸痛患者檔案。 |
3.能夠與HIS對接實現開具檢驗檢查單并能實時查看結果的功能(CCU工作站); |
4.為進入胸痛流程的病人生成二維碼或配備可穿戴設備(分診臺工作站和CCU工作站特有); |
進入胸痛流程的病人須佩戴可穿戴設備或生成二維碼以方便全流程追蹤。 |
5.胸痛相關量表評分信息化,結構化,可查詢、分析與統計。 |
6.具有結構化胸痛?齐娮硬v模板,支持在醫院電子系統中通過鏈接的方式調用書寫和讀取接口(CCU工作站); |
8.胸痛患者搶救記錄編輯功能(搶救室工作站和導管室工作站) |
快速編輯胸痛病人搶救記錄,須提供單獨界面來快速保存病人信息,在登記病人信息的同時不干擾正常醫療服務的展開,主要患者相關搶救信息和時間節點等。 |
7.調度院內資源對病人進行搶救(指揮中心工作站特有)通過移動系統等方式發送消息至相關人員,支持人力資源調度; |
8.實時遠程會診(指揮中心工作站特有)可發起遠程會診請求,組織院內專家進行遠程會診和指導。 |
11.所有院內胸痛工作站均支持急救病人到達倒計時功能。 |
7 |
胸痛醫生APP |
1.病人列表 |
查看急救車上胸痛病人的基本信息,包括病人姓名、主訴、呼救時間、FMC時間、到達時間。 |
2.生命體征傳輸 |
可實時接收移動急救工作站傳送的胸痛病人生命體征數據,包括監護數據、心電圖報告、血液化驗結果、CT報告。 |
3.院前急救電子病歷查看 |
可查看通過院前急救工作站填寫的急救電子病歷內容,包括基本信息、體檢、診斷、救治措施。 |
4.在線會診討論 |
醫生可通過手機客戶端對病人進行在線音視頻會診討論。 |
5.接收緊急通知 |
醫生能通過手機接收到緊急通知,及時趕到現場進行搶救。 |
6.支持急救病人到達倒計時功能 |
8 |
胸痛中心管理系統 |
1、上傳胸痛病人數據 |
通過上傳工具,支持管理人員可以定時自動上傳胸痛病人數據、也可以手動上傳胸痛病人數據至省胸痛大數據平臺。 |
2、全網時間同步 |
通過聯網和智能設備,系統可以控制全院胸痛相關科室的掛鐘、胸痛工作站電腦的時間、服務器、應用系統的時間自動同步,使得全院的救治時間高度統一。 |
3、時間采集及跟蹤 |
支持使用RFID技術,實現胸痛病人在入院即刻佩戴內置RFID芯片的腕帶,醫院在各搶救環節的執行地點入口裝置接收器,病人到達該區域便可自動掃描,記錄病人到達該區域的時間,配合從信息系統中采集的時間,如檢查報告出具時間,實現該次急救任務從調度接警開始,至調度派車、病人上車、到達醫院、進入急診室、進入介入室等院前院內急救全過程的時間采集功能,在后期對如DtoB等時間的考核,提供了重要依據。 |
若醫院沒有配備RFID接收器,也可以使用掃碼設備,操作人員在各個節點可通過掃描病人腕帶上的條碼的方式快速記錄急救時間。 |
4、流程時間軸查看 |
在搶救環節中,院內胸痛管理系統可實現對對患者搶救流程的每個節點及相關操作的時間的監控,以時間軸的形式顯示,對沒有達到流程要求的節點高亮標注提示,以提醒胸痛搶救團隊。 |
5、胸痛病歷管理 |
可通過WEB頁面隨時查看胸痛病人的急救病歷和既往病歷 |
6、對智能可穿戴設備的管理 |
系統對智能設備有簡單的管理功能,能添加、刪除手環,并能實時查看手環當前狀態,包括電量、使用狀態、存放地點等。 |
7、醫生賬戶管理 |
可以通過WEB頁面對胸痛工作站賬戶、胸痛手機客戶端賬戶進行統一管理?蓪崿F添加、修改、刪除賬戶操作,并可分配相應權限。 |
8、急救病歷管理 |
針對所有的電子病歷統一管理。 |
9、數據分析 |
系統提供多個維度的數據統計與分析,如:診療方式、時間統計、來院方式、胸痛延誤原因統計、介入統計、遠程心電傳輸統計、患者轉歸統計、死亡率統計、住院費用統計、住院天數統計等。 |
能實現院前急救時間統計、發病人數統計、發病年齡統計、疾病種類統計、科室受理時間統計、患者轉歸統計、死亡率統計等并且具體統計分析的要求可結合用戶需求定制開發。 |
9 |
院前患者軌跡跟蹤系統 |
1、患者位置定位 |
可實時跟蹤救護車當前位置,與醫院距離以及患者生命體征數據。 |
2、患者生命體征展現 |
支持在跟蹤系統中查看患者的實時生命體征。 |
10 |
系統運行監控系統 |
對胸痛系統中的軟硬件、服務器情況進行實時監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