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抗菌藥物管理系統
功能列表
功能要求
完善藥品信息
對每個抗菌藥物進行了詳細的藥品信息完善,包括:完整的藥品說明書、參考文獻及相關報道、推薦限定日劑量DDD值、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等。
針對特殊人群用藥開發相應的用藥推薦模塊,如老年人、兒童、肝腎功能不全、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等,給出劑量折算公式、風險等級評估、適宜藥品推薦。
對某些診斷明確的單病種,在醫師工作站給出基于歷史記錄數據的用藥方案參考,列出各種給藥方案的起效時間、用藥時長、藥品費用、不良反應發生率等信息,輔助臨床決策
設置分級權限
將抗菌藥物按照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特殊使用三級分類備注后,設定相應級別的醫師權限,嚴格控制,當發生越權使用時給出提示框
關聯學習培訓
(1)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相關法律法規、指導規范性文件;
(2)醫院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及管理制度;
(3)常用抗菌藥物的藥理學特點與注意事項;
(4)常見細菌的耐藥趨勢與控制方法;
(5)抗菌藥物不良反應上報與防治措施
用量監控
在實現原有傳統報表的前提下,細化分解各類數據指標。比如:各科室的抗菌藥物使用強度、同期出院人數、平均住院天數、科室抗菌藥物用量及金額排名等,以碼表盤、趨勢圖、同比環比對照圖等直觀精細的方式展現
合理使用推薦
通過信息平臺和合理用藥系統進行集成
細菌耐藥預警
關聯醫院的細菌耐藥監測數據,公布各類臨床標本的病原菌檢出情況,革蘭陰性桿菌、革蘭陽性菌分離排位,分析抗菌藥物使用量與耐藥率關系,提出耐藥預警提示,做定期更新和匯總
不良反應上報
依托醫院信息系統,在醫師工作站嵌入了上報模塊,方便采集患者的基礎資料、醫囑及藥品信息,獲取病史中的不良反應記錄,設置科室不良反應零報告的快捷選項。
不良反應報告接收匯總、報表分析。
事后處方點評
抗菌藥物管理系統中實現門急診處方的全樣本抽取,可以按照科室、醫師、藥品種類、藥品金額等設定參數進行處方取樣。
處方內容的電子化展現、患者門診病史超鏈接和點評結果報表化。
I類切口手術的抗菌藥物預防使用醫囑點評也與醫院感染信息系統對接,實現手術類型過濾,可獲取電子病歷、預防用藥醫囑、手術開始結束時間、術后使用天數等詳細的信息
考核評價
在完成常規或專項處方醫囑點評后,藥師將結果上傳抗菌藥物管理系統,根據各個科室指標、實際完成情況、同期數據比較,系統會在考核評價界面按照各項指標進行排名公示
1.2. 抗腫瘤藥物管理系統
查詢功能
查詢任意時間段內門診或者住院各臨床科室關于抗腫瘤輔助藥物使用數據,比如使用人次、使用的品種、科室用藥頻率等
權限分級管理
抗腫瘤藥物分級管理的有效方式之一是借助計算機程序進行控制。將抗菌藥物按照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特殊使用三級分類備注后,設定相應級別的醫師權限,嚴格控制,當發生越權使用時給出提示框。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可以根據實際需求指定到某個科室,指定到某位醫師。開具到特殊使用類抗腫瘤藥物時,自動觸發會診審批申請,關聯短信通知系統。
統計功能
根據基礎數據計算抗腫瘤輔助藥物使用率、人均使用金額、藥占比等
使用排名及分析
自動生成腫瘤輔助用藥使用情況排名,抗腫瘤輔助藥物消費金額、消費數量統計表等
滿足及時、準確、規范的不良反應上報要求,抗腫瘤藥物管理系統依托醫院信息系統,在醫師工作站嵌入了上報模塊,方便采集患者的基礎資料、醫囑及藥品信息,獲取病史中的不良反應記錄,創新性地設置了科室不良反應零報告的快捷選項,大大提高了不良反應上報的便捷性和規范性。
預警功能
自動生成報警圖表,記錄人均抗腫瘤輔助用藥金額和用藥頻度(DDDS),對發現不合理處方醫囑記錄備查
合理使用功能
通過信息平臺和合理用藥系統進行集成,起到了一定的防范用藥差錯和監督合理用藥的作用。實現對不合格處方限制并彈出提醒功能
事后點評功能
抗腫瘤藥物管理系統中實現門急診處方的全樣本抽取,可以按照科室、醫師、藥品種類、藥品金額等設定參數進行處方取樣。處方內容的電子化展現、患者門診病史超鏈接和點評結果報表化,使得處方點評的工作更加便捷高效。
微信掃一掃,碼上找對廠商